“大洋一號”在緊張的工作中度過了大年初二。東四區(qū)時間20日上午8點30分,風平浪靜,海況良好,“進取者”深海底中深鉆開展作業(yè),兩小時后即順利到達1726米深海底開展鉆探。東四時區(qū)時間20日下午14點43分,“進取者”攜帶取得的海底巖心順利出水。這也是我國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斷橋熱液區(qū)開展鉆探試驗。
“取樣情況非常好!”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蘇新介紹,“進取者”取得的海底巖心為玄武巖,局部含有黃鐵礦,屬于熱液蝕變圍巖,證明周邊可能有硫化物礦體。
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蘇新(左)正在標記2月20日獲取的海底玄武巖標本序號
中國大洋34航次首席科學家陶春輝介紹,本次鉆探對于研究硫化物與圍巖的關系有重要意義。根據中國大洋航次第三航段目標,“大洋一號”除了在典型礦化區(qū)開展中深鉆取樣,以得到上述重點區(qū)域硫化物礦體淺表空間分布認識,還將在兩個已知礦化區(qū)及礦化異常區(qū)開展加密調查,圈出礦化區(qū)。